漯河小学:书香润校园 阅读助成长

编者按:
12月5日,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和中小学“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我市两所学校、一个班级上榜,分别是漯河小学、漯河四高和漯河高中高三理科(13)班。近年来,我市全面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漯河”,大力推进阅读空间建设,加大阅读品牌建设力度,搭建赋能式阅读平台,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近日,本报记者对这两所学校、一个班级在“书香漯河”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进行了采访,并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该怎么办?王家新《在山的那边》告诉我们要勇于攀登、不惧失败、砥砺前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近日,漯河小学教育集团“悦读润心”亲子阅读系列活动——二(9)班阅读沙龙在市新华书店举办。小读者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下分享好书,畅谈读书心得。
这是漯河小学建立家庭、学校合作阅读共同体的又一探索,也是该校“书香校园”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抓手,用书香浸润教育之路,用阅读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和师生可持续成长。
01
营造氛围 让学生爱读书
漯河小学高度重视“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着力打造“书香校园”环境,开设特色阅读课程,开展多彩读书活动,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力量。
建好学校图书馆。儿童文学、经典阅读、文化科学……漯河小学重视图书馆建设,馆内学生阅览座位160个,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66台。目前,该校图书馆藏书14万册,生均25册。2024年,该校订阅各种刊物150种、报纸92种。温馨的布置和舒适的环境,使图书馆成为孩子们最喜欢、最愿去的地方。
校园就是“阅览室”。走进校园,“乐文园”里有点读屏、朗读亭、红领巾漂流书廊。各班按照书目质优、类别多样、数量充足、制度健全、布置整洁、富有创意的要求打造个性化阅读空间,满足了学生随时有书读、随处可阅读的需求。
多彩活动乐享阅读。每学期,该校都会举行经典诵读比赛,学生全员参与。该校每年举办“阳光少年读书节”,持续一个月,每名学生都参与,其间还会邀请儿童作家进校园指导学生阅读。此外,该校每年还组织开展“童心向党 党的故事我来讲”阅读主题活动、“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主题宣讲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浓厚的读书氛围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校园成为时时能读、处处可读、人人“悦”读的“书香校园”。
02
科学指引 让学生读好书
面对丰富多样的书籍,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读物,更好发挥阅读的育人作用?该校以阅读育人为目标导向,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系列引导学生读好书的经验。
该校根据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年龄段特点,组织语文教师编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利用每日晨读等时间,由教师引读或同伴领读,用经典促进阅读与德育深度融合。
该校每学年还聘任语文教师担任阅读辅导老师,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教育活动。公开征集学生喜欢阅读的报纸、杂志、图书,通过家长会、家委会等征求家长意见,及时把高质量优秀读物推荐给学生,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育人作用。图书馆每学期编制新书目录和好书简介,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向学生和家长推荐优秀书目。
03
亲子共读 构建家校阅读共同体
阅读对时间和环境的要求决定了其不应该只局限在学校,家庭也是阅读的重要场所。
除了鼓励家长和孩子每天晚上固定30分钟一起读书、营建“书香家庭”外,该校还号召学生和家长举办亲子阅读活动。目前,已经有多个班级举办了亲子阅读沙龙,分享交流读书心得。活动中,老师和家长带领学生将读书场所从学校和家庭延伸到图书馆、书店、城市书房等地。在这些书香氛围浓厚的环境中,通过畅谈阅读感受、分享好书,发掘亲子教育背后的潜力,拉近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距离,构建家校阅读共同体。
“首先,我们在班级选择几个爱读书的家庭,组织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活动举办后,将全班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分成小组,由热爱阅读的家庭带领小组成员定期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漯河小学校长李蕴华告诉记者,学校以共读活动为基础,积极构建家校阅读共同体,让阅读成为全校师生和家长的一种习惯,让更多人在阅读与实践中收获成长,助力“书香漯河”建设。
文/图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尹晓玉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