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评丨聚人才之力 强发展之势


■李 丹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人才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智力引擎。
我市坚持大力度、超常规、敢领先建设“一号创新工程”——中原食品实验室,通过实行双职双聘、专职专聘等机制聚天下英才,赋予科学家决定性资源调度权。目前,中原食品实验室已会聚14名院士。该实验室以29名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为代表的22支顶尖科研团队300多名科研人员常态化开展科研。
今年9月,在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食品领域人才专场招聘活动中,137家用人单位共发布7131个招聘岗位,吸引了省内外众多高校优秀学子慕名前来。
11月5日,我市在北京举办食品创新及人才招引推介会。市委书记秦保强在会上诚邀各类优秀人才来漯就业创业,希望大家把更多创新资源、人才团队、优质项目布局在漯河,助力中国食品名城增添新光彩、焕发新活力。
…………
近年来,我市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上精准发力,形成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塑造了人才竞争新优势。打造食品创新人才高地,跑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加速度,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要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改革,营造最优人才生态。要大力度招引人才,用足用好“六可选”服务措施和人才招引35条举措,柔性引科学家、刚性引团队,持续加大刚性引才、柔性用才、项目聚才力度。要大力度重用人才,畅通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以事择人、以人定岗,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各类优秀人才各尽其才、各展所长、脱颖而出。要大力度留住人才,落实以创新价值贡献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宽容失败、激励创新,让各类人才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情感有归属,倾力倾心把事业留在漯河,为漯河高质量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新时代新征程,一批批优秀人才在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中挑大梁、当主角,在科技攻关、产业应用等多个领域展作为、立新功。我们要广聚天下英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实现人才逐梦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校对 王 培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