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名城网 —— 漯河权威新闻网站,漯河日报社官方网站-pg女王夺宝

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政务

记者在一线 | 王店村的华丽蝶变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4-12-24 来源:



image.png


12月19日,郾城区孟庙镇王店村集体经济产业园草莓大棚里,绿叶掩映下的草莓饱满鲜红,尝上一口甜美多汁,有市民正在采摘。“再过几天草莓就会大量上市,每斤能卖到五六十元,20个大棚,预计年底收成不错!”种植户吴朝阳喜形于色。除了草莓,富硒小米、黑小麦粉、杂粮也是王店村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产品。很难想象,三年前,王店村还是个落后村,而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短短几年,王店村缘何实现华丽蝶变?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王店村地处107国道与京广铁路交会处,土地2400亩,人口2650人,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怎样把人心聚在一起,让村子由乱到治,变富变美?2020年12月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何广伟夜不能寐。改变落后面貌,没有一个好团队是不行的。何广伟召集党员和历届老支书多次讨论,发出灵魂拷问:“咱村为什么乱?根源在哪?怎样解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广伟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去发展好的村取经讨教,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及党员、乡贤、群众代表大会,征集治理村庄金点子,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制订了发展规划:建强基层党组织,雁阵齐飞聚合力;培育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和美乡村,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人心齐了,王店村以“头雁”队伍为重点,不断提升村干部经营、管理、致富带富能力。


image.png


“作为一名村支书,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产业,让群众腰包鼓起来、乡村颜值靓起来、群众生活美起来!”何广伟带领村“两委”干部、致富能手、党员群众,对村土地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判,规划村集体闲置土地,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近2000亩,进行规模经营,创办农业基地。协调政策资金50万元,新建20座蔬菜大棚。以“党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方式,吸纳党员、种植大户入股合作社参与经营,形成村集体提供土地、合作社成员打造基地、农户劳动创收的发展模式,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不断推进标准化、现代化种植,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踏上了乡村振兴“快车道”。如今,合智旺合作社的富硒小米、黑小麦粉、杂粮、羊肚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产品。2022年,王店村集体经济收入从负债到盈余2.5万元,带动了脱贫户、监测户6户8人就业增收;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


51.jpg


乡村振兴,不仅要有富民产业,更要有宜居、和美的生活环境。时值寒冬,记者穿行王店村,看到大小街道整洁美观,绿树成荫,临街商铺人来人往,村委会旁边的回廊里,晒暖儿的老人唠着家常,怡然自乐。王店村制订了村规民约,成立矛盾调解中心,通过村干部排查、党员代表反映,积极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该村还设立了红白理事会。谁家办红白事,村“两委”干部提前到场帮忙。还成立了助学基金,每年向村里考上本科的学生发放助学金。几年间,王店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村民增收了,村庄变美了,村“两委”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村民凝心聚力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提起王店村的下步发展,何广伟有很多打算:“我计划用村集体经济产业园闲置的6亩土地建起仓库,以出租促增收;在107国道两边规划辅道,打造绿化带,让村庄更美,百姓出行更方便;把空房改造成福利食堂,让更多村民享受‘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何广伟的眼神里充满信心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文/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艳东

图/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子恒

校对 王   培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玉冰


pg女王夺宝的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pg女王夺宝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pg女王夺宝的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