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评 | 医检互认让患者更受益

■李小将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各紧密型医联体(含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全部项目互认,各地市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到2027年底各省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300项;到2030年基本实现常见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医疗机构共享互认。
在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中,我市已经迈出关键一步,并走在全省前列。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关注群众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以“小切口、微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线上互认,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1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线上互认共享;医学影像云平台率先在全省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医疗机构间医学检查结果数据共享,完成了医学影像检查服务数字化转型。
就医过程中重复检查长期困扰患者。这家医院的检查结果那家医院不认,换家医院就诊得再检查一遍。对患者来说,重复检查既浪费时间又多花钱。据不完全统计,在患者医疗费用中,各类检查检验费用占比约三成。对医院来说,重复检查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为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就医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国家接连出台政策文件,逐步明确检验结果互认机构范围、诊疗项目、技术标准等内容。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患者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医院节约了医疗资源、提高了服务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制订发布本辖区内互认项目清单和医疗机构清单,明确可以互认的项目范围、参考时限、质量要求等必要条件,以及实施互认工作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建立互认工作制度,加强政策培训和业务管理,积极落实互认工作要求……《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指明了方向。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意见》,协调有关部门制订互认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将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经济、高效的医疗服务。